在东京的街头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子正开着出租车穿梭在车流中。
他叫松田,今年72岁,本该是含饴弄孙的年纪,却不得不每天工作12个小时。
"养老金?那点钱连房租都不够付。"松田苦笑着摇摇头,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。这样的场景在日本随处可见,便利店收银台前站着70岁的奶奶,建筑工地上还能看到65岁的大爷在搬砖。
日本百岁老人已经突破9.5万,这个数字连续54年增长。他们长寿的秘诀明明白白:饮食清淡得像寺庙里的斋饭,医疗条件好得让病魔都绕道走,整个社会对老人客客气气,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让座都是基本操作。可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,是无数老人不得不继续工作的心酸。有些老人甚至故意去超市偷东西,就为了能进监狱吃口牢饭——这事儿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心酸。
太平洋对岸的美国,佛罗里达州的沙滩上,80岁的麦克正在冲浪。这位老顽童的体检报告让医生都傻眼,心脏功能跟50岁的人差不多。美国的百岁老人超过10万,医疗水平全球顶尖,老年人健身成风,养老金也够花。但别以为所有美国老人都这么潇洒,20%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打工,有些人是为了支付天价医疗费,有些人纯粹是因为孤独——德州有位老约翰,整整三个月没跟人说过话。
中国的情况更有意思,百岁老人数量直接冲到11.9万,全球第一。广西巴马的黄阿婆今年103岁,还在自家菜园忙活。"闲不住啊,动一动才长寿。"老人家笑呵呵地说。中国老人长寿的原因五花八门,南方的爱吃野菜喝山泉,北方的虽然空气差点但医疗条件上来了。不过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还是大,上海的老人有社区送餐上门,西部山区的老人可能连个像样的卫生所都没有。
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,光长寿不够,还得有钱养老。美国的经验说明,医疗加运动确实能延年益寿,但别落下那些没钱的老人。中国的情况最复杂,既要解决农村老人的医疗问题,又要应对快速老龄化的压力。看着这些数据,很多人突然意识到,活到100岁不是问题,问题是怎么活得好。家里的老宝贝们,是不是也该做个长远打算了?
东京的松田还在开出租车,佛罗里达的麦克继续他的冲浪生活,广西的黄阿婆依然在菜园里忙活。三个国家,三种养老方式,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适合不适合。下次看到百岁老人的新闻,或许我们该多想想,他们过得究竟怎么样,而不只是盯着那个数字看。毕竟谁都不想老了以后还要为生计发愁,或者孤独终老,对吧?
本文就是要传达积极正向的价值观,没有一点儿不好的引导想法。要是有侵权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。
散户配资网站找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